原帖由 叶子发表
昨天的事情一直让我到现在心情都无法平静,首先,碎莲、老鹰、海喃呢、砂儿一行不辞辛劳从奉化过来,做为地陪的我,最后因为有事提前溜了,非常惭愧。
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我很多的反思,尤其是对班主任工作。或许我们很多老师在学校里对教学工作很认真负责:学习抓得紧、班级带得好,一心扑在教学上,但是对于学生的生活还不是很了解,这从昨天班主任都不知道学生家在哪里可以体现出来。或许在通讯事业发达的今天,我们把电访作为联系家长的主要手段,孩子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有什么表现出现什么问题,都通过电话联系家长,但是传统的家访已被我们忽略了。其实,通过电访和学生的表述,我们了解到的都只是一部分。
上面的小安是我班上的孩子,最近几年来,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,民工子弟涌入我们学校的人数也是逐年递增。小安,今年12岁了,在学校安排的新生插班入学考试10几分;由三年级留级到二年级;他的一个弟弟10岁,在我校读三年级,还有二个年纪分别为四岁、二岁的弟弟,父母在萧镇的工厂里打工。这些都是我所了解的全部情况。
我一直都知道他家很贫困,也知道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,也是最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。于是在学校里我引导孩子们不歧视他们,和他们成为朋友,我陆陆续续给他送过几次衣服,在他生病的时候,知道父母居然不带他去医院,我又带他去医院治疗等等,尽可能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。我以为我已经做得很好了。但是昨天和海喃呢一起到了他家以后,那种困难的程度超过我的想象,我感到很惭愧。半个月前,他父母带着两个小弟弟回老家了,需要一个月,回去之前来学校找过我,但是我不在,通过别的老师传达,希望我在这一个月里多照顾他一下。我也只是在平时问问他吃得怎样,洗澡洗头了吗?生病了吗?之类的。今天到了他家以后,我说不上自己的感受,有点想哭,又很惭愧……
原帖由 叶子发表
其实,对于像小安这样民工子女的贫困生在我们学校还是挺多的,但为什么昨天出现了2位并不是非常贫困的,我想可能因为我向班主任在传达这件事情的“指导精神”有关。这些民工子弟,因为跟着父母到处打工,学习通常也是打游击:这里读一个学期、那里读一个学习,所以成绩都不是很好。在填表格的时候,我对班主任说,最好是挑选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。
像小安这样的情况,我也向碎莲说起过,第一、成绩不好;第二、又超生,他父母生了四个儿子啊。如果生一个二个也不至于这么贫困了。但是,碎莲也和我的想法一样:超生毕竟不是孩子的错。这个我也认同。
那么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该怎么办呢?说实话,大家在资助的时候也都乐于资助一些成绩好的,那么成绩差又确实贫困的怎么办?我也感到很矛盾。
欢迎光临 手牵手爱心助学论坛 (http://www.sqslove.cn/bbs/) | Powered by Discuz! 7.2 |